QX∕T 221-2013 气象计量实验室建设技术要求 二等标准实验室(气象)
ID: |
F6A1EB38C98F4CCD83F6256D2F5C7D37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65 |
页数: |
14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27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K,ICS 07. 060,A 47,备案号:45936—2014,Q X /T 221 —2013,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,QX/T 221—2013,气象计量实验室建设技术要求二等标准,实验室,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struction of meteorological metrological,laboratory-Grade II standard laboratory,2013-12-22 发布2014-05-01 施,中国气象局 发布,中华人民共和国,气象行业标准,气象计量实验室建设技术要求二等标准实验室,QX/T 221-2013,关,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,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,邮政编码:100081,网址:http://www. cmp. cma. gov. cn,发行部:010-68409198,北京中新伟业印刷有限公司印刷,各地新华书店经销,关,开本:880X 1230 1/16印张:1字数:30千字,2014年11月第一版2014年11月第一次印刷,关,书号 135029-5652 定价"0.00 元,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部调换,版权专有侵权必究,举报电话: (010)68406301,QX/T 221-2013,目 次,前言 .II, 范围 .. 1,2规范性引用文件 1,3 术语与定义 . 1,4选址和平面设计 1,5 建筑设计 2,6 室内环境 5,7 安全和防护 . 6,8 建筑设施 7,9 电,ヽ ..8,附录A(资料性附录)计量器具检定系统框图.9,参考文献.. 10,I,QX/T 221-2013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507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山东省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孙嫣、杨茂水、房岩松、任燕、韩广鲁,n,QX/T 221-2013,气象计量实验室建设技术要求二等标准实验室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二等标准气象计量实验室(以下简称实验室)的选址和平面设计、建筑设计、室内环,境、安全和防护、建筑设施及电气方面的建设技术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建筑环境及配套设施的建设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,GB 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,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,GB 5001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,GB 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,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,GB 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,GB 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,GB 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,JGJ 91—1993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3. 1,二等标准实验室 grade II standard laboratory,以二等标准装置或相应等级标准装置建立计量标准的实验室,注:计量器具检定系统框图参见附录A,4选址和平面设计,4. 1选址,实验室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:,a)符合当地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;,b)满足计量工作的要求,具备水源、能源和通信条件;,c)满足建筑用地、绿化用地的需要,并留有发展用地;,d)避开振动干扰和噪声、电磁辐射等污染源;,e)有消防等安全保障条件及措施,1,QX/T 221-2013,4.2平面设计,4.2. 1应包括各类用房、道路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设计、公用设施管网的综合设计及绿化设计等,4. 2. 2应合理利用现有地形、地貌、地物及现有的公用设施等,4. 2. 3各类用房宜集中布置、分区明确、布局合理,且留有发展空间,4. 2.4实验室不建在地面一层时应有货运电梯,4. 2.5有大型装置(如风洞)的实验室宜建设在地面一层,4. 2. 6公用设施用房在平面中的位置应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,4. 2. 7各类公用设施管网应结合室外环境设计综合布置,并留有发展余地,5建筑设计,5. 1 一般要求,5. 1. 1实验室组成,实验室由以下四部分组成:,a)实验用房,包括:温度室、湿度室、气压(水银)室、气压(非水银类)室、风向风速室、降水室、酸雨,室、土壤湿度室、能见度室、大气成分室、辐射室、电学室等;,b)实验平台,包括:室外辐射检定平台等;,c)辅助用房,包括:仪器收发室、仪器维修室、档案室、样品库、消耗品仓库、更衣间等;,d)公用设施用房,包括:计算机网络机房、空调机房、配电总控室、消防控制室、安保(监控)值班,室、厕所、卫生用具间等,5.1.2 实验室适应性设计,实验室平面布局设计应采用标准单元组合形式,并根据实验室的设备、功能确定结构选型及荷载,使其具有使用适应性,5.1.3 实验室门窗,5. 1.3. 1实验室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:,a)由1/2个标准单元组成的门洞宽度不小于1. 00 m,高度不小于2. 10 m;,b)由一个及ー个以上标准单元组成的门洞宽度不小于1. 20 m,高度不小于2. 10 m;,c)有大型装置(如风洞)的实验室,应设供实验装置进出的隐蔽门,5. 1.3.2实验室的窗在满足釆光要求的前提下,应减少外窗面积;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及隔热性,且宜设不小于窗面积1/3的可开启窗扇,5.1.4实验室走廊,5. 1.4. 1走廊净宽应满足表1的要求,5. 1.4.……
……